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蛇悄(qiǎo)无声息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秘密的接近方式以及随后而来的 缠绕,让人想起和阴谋、危险、罪恶有关的东西。
B. 现在在表面粘(niān)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涨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C.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zhíchú)着。
D. 这时,我再也按捺(nài)不住,一面吩咐赶快备马,一面跑到池塘边去洗脸。池塘边柳丝 上纤细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冷贬骨。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去年春节期间,一个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蓦然.呈现在亿万家庭的电视屏幕和手机上,“一夜蹿红”。(甲)节目的名称已点明了它的内容、主旨和方式:“经典”、“咏”(“咏”亦“永”也)、“流传”。几乎每一集都能勾起人们不可理喻的激动、回忆和遐想。无论是《定风波》结句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是《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娓娓咏之、歌之,都在轻轻地叩打着观众的心扉,(乙)一似饱经风雨和磨难的祖先在我们耳畔叮咛:莫忘来路,珍爱当下,奔向未来——这就是中华民族永不散逸的一股“清气”。
古诗词,包括作者已标注为“行”“吟”“歌”以及“调寄某某”诗词的曲调绝大多数已经亡佚,于是重新谱曲,配以朗诵,以新的旋律演绎之,乃至超越时空地让受众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丙)“和诗以歌”,既需要有浅吟低唱,曼妙轻缓的佳作,也需要有“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精品。让人感动的是,中华诗词中的这两种相融互补的美学风格,已经不落痕迹地融入《经典咏流传》之中了。
(许嘉璐《和诗以歌,精神和鸣》)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蓦然 B. 不可理喻 C. 乃至 D. 荡气回肠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3、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到、往)
B.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际:交接)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D.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东:向东)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到则披草而坐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 举匏樽以相属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两文同属贬地山水游记,仕途的失意使他们转而把自然作为精神痛苦的避风港,以此抚慰失意的心灵,文中有关山水描写都包含着他们深刻的心灵感悟和生命体验。
B. 甲文突出西山的“特立”,作者从中感悟到超尘拔俗、与天地精神相通的人格精神;乙文作者由水月悟道,在“变”与“不变”的思考中获得心灵的突围。
C. 两文描写山水的方式不同。甲文刻意地寻山访水,再现一个失意、幽独又傲岸孤介的狷者形象;乙文随时随地欣赏身边普通的山水,再现一个乐天安命无往不适的智者形象。
D. 甲文描写西山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先用游他山来烘托,再用登山艰险和从山顶四望景象来烘托;乙文则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水月,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用“/”给下面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扶摇可接;东隅已逝,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_________ ,___________ 。(《论语》)
(3)__________ ,死当结草。 ___________,谢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安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______ ?宁赴湘流, ________________。(《渔父》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 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
阅读下列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汴河,京杭大运河洛阳段,隋统一后,隋炀帝组织挖掘。
【1】两诗都以 ____为题材,从表达方式看,李诗主要运用描写,皮诗则主要运用____。
【2】简析这两首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
阅读下面语段,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句子加以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句式不作要求。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揣摩表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
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战国 荀子)
(材料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台湾作家 三毛)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立,立意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
- 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
- (2015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划线部分断...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A....
-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政府有关部门...
- 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老...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祝福(节选)我因为...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
-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郯子(tá...
- (2015江苏)材料概括分析题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
-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隐蔽漫游兴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
- 李商隐,字______,号______、樊南生,晚...
- 读《陈情表》,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
- 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了____...
- 选出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A.古之圣人,其出人...
- 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
- "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官职制度...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假如...
- 全文通过对______的说明,向我们展示了____...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
- 阅读《动物游戏之谜》回答本文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 解说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
- 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
- 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全真模拟(五)语文试题
-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陕西宝鸡渭滨中学高二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
- 四川省乐山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四川省凉山州高考语文一诊试卷
- 浙江省金华一中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 云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二周末练习四语文试...
- 人教版高二必修第单元第课《作为生物的社会...
- 江苏省淮阴中学、南师大附中、天一中学、海...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一...
- 四川省德阳市高考语文二诊试卷
-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高二月模拟语文试卷(解...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陈情...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 山东济南一中高二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月份)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四单元《中国建筑的...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海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
- 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月阶段练习语文试卷(解...
- 江苏省泰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圆梦教育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港...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五中学、唐江中学高二...
-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四川省凉山州高考语文二诊试卷
- 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一...
-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