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累赘(zhuì) 拖沓(tà) 修葺(qì) 悲天悯人(mǐn)
B. 瀑布(bào) 挑逗(tiǎo) 忏悔(qiān) 仙露琼浆(qiòng)
C. 吞噬(shì) 矜持(jīn) 厄运(è) 海市蜃楼(shèn)
D. 模拟(nǐ) 点缀(zhuì) 迟钝(dùn) 不期而至(qī)
2、
阅读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而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①伙件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②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③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件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全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④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深列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句“鲍尔斯变得不安”,是看到了前面无垠雪地上的一个黑点,他感到已经有人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B. ②句表明地球的南极点这个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方,在极短的一个月两次被人发现,是之前所没有的。
C. ③句表明科斯特一行尽管精疲力竭,但为即将到达南极点儿实现自己的梦想兴奋的整个晚上都睡不着。
D. ④“珊珊来迟”形容来的很晚。对于斯科特一行来说,他们已经来迟了。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斯科特他们为了完成登陆地球南极点的事业,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
B. 1912年1月,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和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人先后登陆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的南极点,在那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C. 挪威的阿蒙森在地球的南极点留下一封信,目的是想请斯科特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因为他知道斯科特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
D. 到达地球南极点后,出于对同一事业的热烈追求,斯科特接受了挪威的阿蒙森托付的任务:在世界面前为他完成的业绩做证。
【3】下列对选文中人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首次登陆了荒无人迹的地球的南极点,他们是登陆地球南极点的英雄。
B. 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人在阿蒙森之后也到达了地球的南极点,他们虽不是第一批到达的人,但同样也是英雄,值得人们尊敬。
C. 阿蒙森、斯科特他们敢于冒险,有着坚强的意志,千万年来南极被冰雪覆盖,人迹未至,但他们敢于登陆,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千辛万苦。
D. 斯科特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到达地球南极点的人后,只是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从中可看出他是个待人冷漠,不能坦然面对失败的人。
3、
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句子。
(1)前不见古人,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予独爱莲之________,灌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说》)
4、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速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第一句用“千寻”二字写出了飞来峰顶上塔的高峻。
B. 第二句是说登上飞来峰顶的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见旭日东升。
C.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身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挡视野。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惧峰高路陡,敢于克服困难,誓言登上飞来峰顶的信心和决心。
5、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七年级6班开展的“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提供下面一则材料,要求每位同学读后都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母亲身患重病不能自理大学生背母上大学
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当其他大学新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大学校门的时侯,来自肥城的学生于统帅却是“背”着母亲来到大学校园的。由于母亲身患重病不能自理,从小学起,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他稚嫩的肩膀上,做饭、打理农活……可这并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少年,初中毕业他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此后,他开始了“背”起母亲上学的日子。虽然于统帅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母亲,但是高考他依然考出了639分的高分,被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录取。
因为到青岛上大学,他放心不下母亲。于是,于统帅决定背着母亲上大学。他觉得这样既可以上学,又能够照顾妈妈。
假若你是这个班级的一员,在这次活动中你会怎么说?(含标点不超100字)
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逢放假,离开熟悉的校园,我们总会看到或接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和物,这些人、事和物,或许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让你深有感触,带给你思考和感悟。
请你以“那一天,在校园外”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真实的经历,可以叙写你的见闻,可以抒发你的情感,也可以发表你的议论。
要求:(1)叙写清楚,全文不少于500字。(2)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和姓名。(3)不得抄袭别人文章。
7、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名(名)名字。
B. 谈笑有鸿儒(鸿)大。
C. 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D. 无丝竹之乱耳(竹)指管乐器。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陌了)。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是没有功名的人。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古代一种文体。成为文体之前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B. 从“斯是陋室”一句中可看出,作者居住的是陋室,生活比较简朴。
C. 作者居住的是陋室,却不认为其简陋,是因为陋室的环境清幽宁静,在这里可以弹琴读书,听音乐,断绝和外人的交往而不被打扰。
D. 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隔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故乡红叶凸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
- 指出下面《羚羊木雕》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下面诗句与课文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表达的...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
- ①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
-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成下题。做了再说,做...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
- 读课文《本命年的回想》,对下列句子的分析理解,正确...
- 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能说明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读课文《伟人细胞》,邱士力和贾里都有______的...
- 阅读理解、分析。伽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
- 读课文《丑小鸭》,选出丑小鸭遭到歧视和打击的选项(...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不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
-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当伽利略一步...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综合性学习。“天宫一号”卫星飞船于2011年9月2...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一)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南方初春田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 老斑羚的牺牲精神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生活谈...
-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
- 《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贯...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孤独的舞者蒋智润①秋天,草地上...
- 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东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安恩...
-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安徽省宣城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我的老...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月迹》...
- 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伤仲永...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展示华...
-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短文两篇...
- 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往事...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散步同步...
- 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卜算子...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宇宙里有些什...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
- 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